第一百零九章 喜忧交加(1/3)

作品:《烈明

大明朝的官就是这么一种复杂的生物。..。满口之乎者也,伦理道德,背过身去,却是各种罪行的领军人物。大明朝立国之后,洪武皇帝和成祖皇帝杀伐果断、独揽超纲,官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自此之后,却是渐渐崭露头角,成为朝政中的一股中坚力量。为了对抗皇权和所谓的暴政,他们挺身而出,为了一顿廷杖换来的清名、直名前仆后继,不惜抛家弃子。直到大明皇帝开始以宦官集团来平衡整个朝局,分化官手中的权力。

而经过了天启朝时宦官集团的“辉煌时期”之后,官再度成为朝廷的主宰者。这一次,他们忽然发现面前曾经的对手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于是他们环顾四周,当发现再无敌手的时候,他们便将矛头对准了自己,于是乎,党争这一历史传统再次成为大明朝堂上的主旋律。

崇祯的优柔寡断、多疑无常的性格给党争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战场。内阁成员你方唱罢我便登场,各领一两年,甚至是百余日,而且乐此不疲、当年还没有显示出自己完全实力,更重要是没有享受够内阁首辅带来的幸福感的周延儒便是此中的翘楚。

曹化淳的提醒,对周延儒来说本事意料中事。想要利用山东的惨败和河北的战事一下打垮杨嗣昌,显然是不现实的。但这就像是去拆一间本就坚固无比的房子,先用凿子凿出几条裂缝,等到房子基础松动的时候。再狠狠的痛下杀手,再坚固的房子也是枉然。

现在,周延儒所做的便是凿裂缝的工作。

第二天的朝会依然是一锅粥。主战和主和两派已然顾不上什么体统,兵部郎中赵光抃已经和都给事中梁伯覃扭打在一处,好不容易被崇祯皇帝喝止,两人这才各自顶了一只黑眼眶,回归本队。

纷乱的朝堂上这才有了片刻的安宁。就连一直在滔滔不绝的黄道周此时声音也有些嘶哑,不得不闭上了嘴巴。

杨嗣昌不是傻子,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品出了其中不一样的味道。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人来对自己的方略进行攻击。只是这幕后的人到底是谁?

难道是内阁的几个人?应该不会。首辅刘宇亮还在保定督军,其首辅的身份眼见着就要不保;内阁中的程凤祥年纪老迈,已经上了奏章请求致仕,皇帝也已经批准;蔡国用出身工部。其人只是精通工程建造。政务基本不会插手。而且其人孤僻,在朝中人缘很差,断没有如此的实力;姚明恭和张四知则是典型的迂腐书生。能够入阁还是自己一力推荐的,绝对不会自毁前程。

这样一来,杨嗣昌便有些糊涂了,到底是谁在鼓动着这一大批的官员来挑战自己呢,而且偏偏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周元忠来往于关内关外,已经带来了皇太极关于和议的条件,但崇祯皇帝却始终没能下定决心。他的心思杨嗣昌看的很明白,崇祯的内心是愿意议和的,但关键是议和总需要有人出头,谁来担这份责任。

崇祯是铁定了要撂挑子的,可他杨嗣昌也绝没有高尚到愿意将这个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的境界。方略是好的,就是缺少一个肯为其付出的人选,朝局艰难,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杨嗣昌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河北的战事尽快结束,只要卢象昇一死,主战派便再也没有了生事的理由。人死灯灭,再说什么也就无济于事了。可偏偏卢象昇不知听了谁的蛊惑,竟然退到了三府之地。以杨嗣昌对卢象昇的了解,其人兵事上是一把好手,但其人的性格却是迂腐不知变通,难道此时他便不怕皇帝龙颜大怒,以临阵退缩的罪名派遣缇骑抓捕他入京吗?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殿前的宦官忽然禀报,河北信使请求召见。

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河北居然有人回来了,一定是带来了前线最新的战报。

崇祯精神为之一振,赶忙召其上殿。

于是尘仆仆的杨廷麟上得殿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烈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九章 喜忧交加,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10/1091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