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丁巳年乙巳月甲申日 公元1557年4月29日 阴:(3/4)

作品:《八门奇事录之索命

往我手中一塞,转身便走。

我手中拿着那本书,愣愣地站在原地:“喂,这药你不要了吗?”

老人突然抬起手,只见那瓶七绝断命散正在那老人的手中摇晃着。

我不由得大吃一惊,慌忙在身上寻找着,果然那老人手中的七绝断命散正是我身上那瓶。

老人:“想不到传说中的索命门居然会在这里出现。姑娘,听我一言,小心点你身边之人。”

“你什么意思?”我还想再问下去,那老人却已消失在街巷之中。

我望着空空的街巷,只留下了满满的疑惑。这老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虽然方才的言语之中没有任何过激之处,然而我却不由得对他产生一种畏惧之心。

我捧起手中书,只见书封之上书写着两个大字,《毒经》。书封的右下角,写着三个小字:孔念迟。想来定是那老人的名字。

而当我打开第一页时,里面的内容却与毒并无什么关系,而是一封信件:

“见此信者,即得我书之人,此书所记乃老夫平生之所学,其中毒草贰佰肆拾叁味,配方柒拾肆副。即便如此,仍觉自己所学之识宛如海中一叶,不值一提。为此我立下一誓,凡让我得知书中未曾记载之毒草、毒药者,均可得到我新修《毒经》一部,以示感谢。”

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好笑。俗话说千金难换心头好,这句话用在这孔念迟身上,简直在合适不过了。

要知道,但凡使毒之人,必然会对自己稀世配方如视珍宝。而这位孔念迟能为了一味自己不知道的药,去拿自己的毕生所学去交换。

我低下头,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之所以会写下此书,一为过往所做之恶积德还债,指望更多之人看到此书,能对各类毒品有所防范。二来,实是好胜之心所使然。”

看到这里,不由得提起了我的兴致,我专门找了一家茶铺,要了碗当地有名的龙井,于袅袅湖水之边看着书。

“老夫自幼于杭州府柏之堂做工,期间识得了不少草药,亦偷学到了不少医理。然而先生嫌我愚笨,非但不愿教我医书,还日夜对我进行辱骂,我气不过,于一日将柜中含有毒性的药物全部拿出来熬煮。却因味道太大被先生抓包,不得已逃出杭州府,只得四处流浪为生。却也因此得知使毒之术亦有很大的学问。”

看到这里,我已感到心头一紧,想到了过去石堡之中,我是如何用迷药迷倒众匪人。如我所料不错,经历过如此经历的孔念迟,也即将迎来自己的悲剧。

“流浪期间,我四处学习制毒,使毒之术,南至云南府、北至辽河,几走遍大明国大江南北各个州县。终学有小成,之后我回到柏之堂,这一次,先生并没有发现我对他下了毒,之后,他也在未曾醒来过。”

我看着书信,不由得发出感慨。说也奇怪,不幸之人,虽起因不同,但之后的行为结果,却又出奇的一致。

“先生死后,我不但未觉害怕,反而感到兴奋。之后,我每学到一味毒草和配方,便会找了一人试试毒性与效果。而每每有人因我而死,我总会生出一种莫名的快感。”

杀人是我们的工作,然而我们并不喜欢杀人,一旦杀戮成为了你唯一的慰藉,那么距离毁灭自己也就不远了。这是仲杰经常喜欢对我们说的话,而这位孔念迟,我则对他感到深深的同情,因为他并不像我这般运气好,能够遇到仲杰这样的人。

“慢慢的,我所毒杀之人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享受这其中的快乐。然而一次,我对那富顺王的长子下了一种我新配的毒药,此药乃是一种慢性毒药,服药者会慢慢毒发而亡。然而几日后,那富顺王的长子却活了下来。”

我已被这信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忍不住继续往下看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门奇事录之索命》 最新章节嘉靖丁巳年乙巳月甲申日 公元1557年4月29日 阴:,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181/181204/40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