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木已成舟(1/3)
作品:《大明风流》张延龄一行腊月初八上午乘船踏上了归途。在广州府的事务甚为顺利,有王守仁的大力协助,广州府上下官员也都甚为配合,所以进展甚快。
广州府一直以来便是港口城市,营商的氛围本就不错。本地商贾脑子灵活,善于经营,也懂得抓住机遇。所以,当各项优惠的政策颁布下来之后,顿时掀起了热潮。
在张延龄的建议下,本地官府和地方商贾联手在珠江码头周边画出了几片地皮。一处用来建造工坊,进行染织、漆器等手工作坊的聚集之地。按照规划,将形成行业集中的规模化工坊。便于集中采购出海货物。
另外,珠江码头对岸的深水区,规划了一座大型造船厂,一座中型造船厂。资金上,是本地商贾自筹。但是张延龄给了他们许诺,在造船技术上和人才培训上,张延龄牵线搭桥,让他们选拔人员前往龙江造船厂进行学习,并且会派出龙江船厂的造船老师傅前来指导半年,以便于他们快速掌握制造大中型海船的技术。
另外,珠江码头的扩建也由广州市舶司负责进行。作为南方海贸的出海口,原有的码头必须进行改造,以满足将来大量的货物吞吐工作。
广州府市舶司下属港务局负责扩建码头,建造吊车,营造大型货物堆场和仓储区域。虽然这些设施的预算高达十万两银子,广州府市舶司暂时没这么多银子。但张延龄让他们采用分股招标的方式筹措资金。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免费。
这实际上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官员们认为不会筹措到这笔银子的,但是发布公告的第一天,这十万两银子,占据港口三成股份的资金,便由一名不愿意透露具体身份的人给一把认领了。
市舶司官员们惊讶不已,他们哪里知道,这位神秘的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商贾的后台便是张延龄和几位国公爷联手建立的大明贸易商行,
这种基础设施的入股是最划算的,码头建成之后,使用码头的船只,货物的堆场,仓库的租赁。码头上各种设施的使用费用。那都是源源不断的银子。张延龄可不是圣人,大明贸易商行要挣钱,要趁着海贸发展的东风大赚一笔,这点近水楼台的优先自然是要有的。
张延龄还算良心,十万两银子只得三成股份,七成归于朝廷市舶司。这已经是张延龄很为朝廷着想了。
而且,张延龄挣银子也不是完全为了中饱私囊。他投入的兵工厂的研发和制造的银子早已超过了三四百万两之巨。他赚钱,可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会进一步的投入到其中,包括后续各种火器的研发,以及张延龄正在构思的机械制造局的建设之中去。
制造局的构想张延龄其实由来已久,冶炼制造工艺需要不断的改进。光是靠零敲碎打是不成的,需要集中专门的人才进行钻研,由量变到质变,集思广益完成一些科技和制造上的突破。
这种事似乎听起来渺茫无期,但是张延龄知道,人类的科技的发展都是必然会不断的前进的。需要的便是给予适合的土壤,最后就会像是天空中的星星一样,一颗颗的亮起,最终形成繁星满天的灿烂星河。
距离新年只有二十多天,星辰号又是逆风沿着海路往北而行,所以不得不用人力划船,加快速度。腊月二十,张延龄一行抵达南京府。
之所以再一次从南京府经过,是要来接朱清仪母子以及徐幼棠的母亲一起回京城的。朱清仪之前留在南京处理船行的事务,便没有跟着张延龄去广州府。约好了一起回京过年的。徐夫人则是因为知道了徐幼棠怀孕的消息,所以要去京城照顾女儿。
在抵达南京浦口码头的时候,张延龄意外的在码头上看到了陈式一。顿时大为惊讶。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免费。
陈式一显然是特意来码头等着张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风流》 最新章节第1075章 木已成舟,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39/239258/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