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词曲文章惊天人(2/3)

作品:《我在镇抚司当仵作的那些事

试的老人,在作八股文上,都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体会。

沈行对四大才子如此做法,不与理睬!

任他们如何做答,怎能敌的过自己作弊的手段!

沈行拿到题目一看,发现这段话出自论语的《学而》。

这段话的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沈行从八股要义中,挑选了归有光的一篇八股文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破题:圣人所以至于道者,亦惟渐以至之也。

承题:夫道无终穷,虽圣人亦有待于学也,学之则不容无渐矣,此其理之固然,而岂圣人过为卑论以就天下也哉。

起讲:且夫天下待圣人过高,以为有绝德于天下,而不知夫圣人之所为孜孜而不已者。固吾人之事也,何则,人之心与理一也,人之为学求至于心与理一也。

入题:然学之不可以骤而化之,不可以助长也。

起股:久矣,故自十五之时,始有志于圣贤之道,而从事于钻研之功。尝以为志之勿立,则无以负荷乎天地所与者,将不免于小人之归。是以始之以立志,而是非之介,取舍之极,盖有所定而不能移也。

迨于三十之年,始有得于矜持之力,而取验于德性之定。尝以为守之勿固,则无以凝聚乎性之所钟者,将不免于君子之弃。是以继之以定守,而纷华之变,盛丽之陈,盖有所持而不可挠也。

中股:自十五而三十,积以十五年之功,而意味固已不同矣。

然犹不敢自怠,而至于四十也,则随事见理,而研旨趣于万殊,参酌于无端无纪之中,而有得于灿然之妙。物之所以各足其天者,吾固已见之明,而知万殊之各正。视向之立者,不免参胶于固也。

又至于五十也,则以理视物,而探渊源于一本,穷极于大本大原之中,而有得于浑然之妙。天之所以流通于物者,吾固已见之一,而知帝则之必察。视向之不惑者,不免犹在于物也。

过接:自三十而四十而五十,体验于十年之间,而意味又各不同矣。犹人也,非天也,君子之学,求至于天而可已乎。

束股:故六十以达耳顺之机也,理妙于中,而有以通乎外之所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感之者以天也,听之者以天也,顺于耳而耳不得而与焉。

七十以妙从心之用也,理运以外,而有以出于中之所豫,化而裁之,存乎变,从之者以天也,不愈之者以天也,从于心而心不得而知焉。

大结:夫六十七十所自得者如此,夫岂以年弥高而德弥邵哉,亦以道久而后熟,故日有所不同耳。

是以志者志此理也,不惑而知之者,亦此理也,至于耳顺从心,而理与心一焉,君子之学,求到于是而已也。

说起归有光,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此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八岁时,年仅二十五岁的母亲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

归有光的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

就是在这种困境中,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

归有光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的归有光,开始时对举业满怀信心,但他参加乡试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其间惨淡经营,寒窗十五载。

至三十五岁时,还未更进一步,期间他的主考官张治很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提至第二名举子,寄希望他能早点中进士,可惜这次依旧名落孙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镇抚司当仵作的那些事》 最新章节第47章 词曲文章惊天人,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47/247318/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