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郑芝龙要有大格局(1/3)

作品:《1635汉风再起

第522章 郑芝龙,要有大格局

1644年10月16日,大明,福州。

新近才被弘光皇帝封为南安伯的郑芝龙高居厅堂正中,面无表情地倾听完都御史、福建巡抚张肯堂一番叙说后,半响不发一语。

“南安伯可有疑虑?”张肯堂见郑芝龙不予回应,忍不住轻声询问道。

“江北有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四镇数十万兵马,兼之又有我弟鸿逵带兵数千水陆精兵于镇江防守长江之险。如此雄厚兵力,建奴如何能近得了南京。”郑芝龙摇头说道:“福建兵寡将微,若是再抽调数千军兵前往江淮,我恐福建有事呀!”

张肯堂闻言,顿时有些无语。你郑家几乎控制了整个福建,拥兵数万。即使郑鸿逵带走部分兵马前往镇江,但留在福州、泉州、延平、邵武等地仍有数万兵马,他竟然宣称没有无兵可调。

九月,山东巨变,建奴八千余兵马尽没于莱州府和青州府,其中还包括建奴固山额真石廷柱以下近一千七百余八旗劲旅。败退回济南的建奴残部未敢坐守济南,连夜后撤至德州。位于兖州的满家洞土寇,见机趁势发动,袭取兖州。相邻的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士绅豪强,纷纷再次异帜,有归顺居于登莱的太子一系,也有投向南京的弘光政权。至九月底,建奴除了占据德州一小块地方,整个山东瞬间丢失。

原本驻扎于睢州黄河北岸的大清肃亲王豪格接到摄政王多尔衮的命令,立即带兵直驱东昌府,兵逼运河。同时,多尔衮令罗洛浑(岳讬长子)、李率泰、耿仲明统八旗满洲正白旗、八旗汉军正蓝旗、镶黄旗三部六千余人,并督原大明降军一万二千人,从北京出发,往山东而来。

虽然两路建奴大军所攻方向是山东,但居于江淮地区的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部均是大恐,急报南京,言建奴大军南下,剑指江淮,要南京调拨大量物资过江以作战备。另外,还要南京调集有力之部伍,充实江淮防线,以免建奴杀至长江。

南京弘光朝廷闻报,也是上下震动。他们前脚才派出和谈使者往北京以接触大清,商讨借虏平寇之计,甚至还准备将山东、河北、河南之地割与大清,以为酬谢“平寇”之功。这怎么回事,大清突然又要打过来了?

虽然有人说,是因为在登莱的“伪太子”击破大清八旗大军,惹得大清震怒,所以才派出两路军马以攻山东。我弘光正朔朝廷当谨守边防,以坐山观虎斗,任由几方在山东、登莱互相消耗。我南京弘光朝廷趁此机会,可厘清政治,发展军力,以图大势。

但还是有大臣建议,山东破败,恐难以当得大清一击,南京应该抽调精锐部伍前往江淮,巩固江北防线,以备大清在击灭山东各路势力后,趁势进逼江淮。

最后,南京兵部发出各路调兵令旨,督促江南、江西、福建等各镇军马,尽速前往南京汇集,并渡江充实江淮一线,以备建奴南侵。

福建巡抚张肯堂和南安伯郑芝龙均接到相关令旨,但数日来,这位福建总兵官一点也未调集兵马前往南京“勤王”的动作。要么安坐于府中饮宴会客,要么前往军营校阅军队,就是未曾打算调兵前往南京的意思。

故而,忠于王事的福建巡抚张肯堂便亲自登门,以示垂询。

却未料到,郑芝龙只是轻飘飘地一句,“辖下兵少,需备福建事”为借口,对南京的调兵命令根本不予回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1635汉风再起》 最新章节第522章 郑芝龙要有大格局,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48/24849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