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讲武院、尚武院(1/2)
作品:《我的父亲是嘉靖》兵部大堂。
朱载圳道:“我让内官监的人刻了一块木牌。今后就挂在兵部大堂上。”
说完朱载圳一拍手。黄锦领着两个小太监,抬来了一面盖着白布、三尺见方的木牌。
小太监将木牌钉在了墙上。
黄锦掀开了白布,众人定睛一看,只见木牌上刻着这样一段文字:
“壬戌之变,北直隶无辜百姓殒命约十五万七千人。国殇,国耻,军耻。”
杨博、唐顺之、徐渭、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赵士祯等人凝视着那面木牌,一言不发。
良久,戚继光才从嘴里蹦出两个字:“雪耻!”
朱载圳道:“说的好!壬戌之变的惨剧,绝对不能出现第二次。
自俺答汗退兵以来,我所办理的每一件紧要政务,都围绕着编练新军这件大事。
编练新军,就是为了雪耻!
这块牌子,会一直立在兵部大堂,时时刻刻提醒诸位,你们的头上顶着‘耻辱’二字!”
杨博表态:“五年内不破鞑靼一雪前耻,我这个兵部正堂愿引咎辞官以谢天下!”???.biuai.co
朱载圳道:“好!杨老部堂,我要的就是你有这样的决心。下面咱们商议编练十万新军的事。
十万员额,老戚家军占三万,广西狼兵占六千,辽东险山骑兵占两千。尚缺员六万两千人。
在四万京营兵和北直隶青壮中挑选这六万两千人。
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挑选!
招兵基本要求,年龄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壮、皮肤黝黑、看上去老实。
长得白净的不招;夸夸其谈的不招;胆小如鼠的不招;家中有五亩地或二十贯以上家产的不招;独子不招。
优先招募在壬戌之变中,有亲朋好友死于鞑靼人之手,身负血海深仇的。”
杨博问:“招兵条件有了,军号、兵员饷银请太子示下。”
朱载圳道:“十万新军,分为皇家近卫军;步兵第二军;骑兵第三军;炮兵第四师;两广山地师。
扩充这么多兵员,军饷标准自然不能跟皇家近卫军一样高。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师、山地师定年饷二十两。”
朱载圳所定的年饷,基本等同于正史中万历朝辽东边军的年饷。
杨博道:“二十两已经不低了。再加上大明英雄太子的金字招牌,只要贴出招兵告示就会一呼百应。”
戚继光提出了疑虑:“新军士兵的兵源不是问题。主要是缺乏合格的将领和中下层官长,如师指挥使、团千户、营副千户、连百户、排总旗。”
朱载圳在东南时,曾定老戚家军官阶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
因都是“长”,底层士兵有时区分不开官阶,后又改回了旧武官名。
朱载圳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开办武学。
宋庆历三年,范仲淹建议宋仁宗在汴京开设了大宋武学。
我准备仿宋时旧例,开设两所武学。
第一所武学,取名大明讲武院。专门培养团千户以上新军将领。
第二所武学,取名大明尚武院。专门培养副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等中下层官长。
在新军中担任团千户以上职位的将领,必须轮值到讲武院学习。
新军中担任副千户以下武官,必须轮值到尚武院学习。”
朱载圳所说的讲武院类似于后世的国防大学,专门培养将军。
尚武院类似于后世的陆军步兵学院,专门培养底层军官、资深士官。
杨博赞同:“开设武学?这是个好法子。”
朱载圳道:“讲武院的教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父亲是嘉靖》 最新章节第227章 讲武院、尚武院,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281/28146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