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1/3)

作品:《望己成龙

1978年,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政治事件后,在邓公英明伟大的决定下,终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气象。至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从南部沿海席卷全中国。

在这种全速改革的形势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对位于华北偏远一带的农村来说,似乎还没有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国策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当地农民们的日子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不够富裕。

刘家庄,一个位于岳东省岳南一带偏远山区的小村庄,村子不是很大,两面环山,村庄的北面有一座绵延五六里,高约百米的悬崖,由于大山坐落于存在的北边,所以当地人都称其为“北山”;村子的西边有一座绵延三四里,高约五六十米的巨型山头,远远望去犹如黑黑的巨型馒头,当地人称其为“馍馍山”。由于这里世代居住的村民大部分都姓刘,所以便有了村子的名字,听村里八十多岁的老人说,这个村子大约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最初是几户姓刘的从外地逃难至此,再后来就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至今。

刘家庄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以种地为生,那个年代还没有外出务工的门路,所以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碌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土里刨食吃,靠天吃饭,虽然很辛苦劳累,但是收入低的可怜,一年下来,上交完公粮以后,剩下的粮食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很不错了。即便是养两头猪,年头喂到年尾,最后也卖不几个钱,乱七八糟的各项开支加起来,一年下来没准还得欠一些外债,这就是当时刘家庄庄稼人的生活。

在那时候的大部分农村人眼里,孩子能好好上学并且最终考上一所大学,去城里上班,才算是有出息的,在这偏远的刘家庄自然也不例外,甚至这种观念反倒显得更强烈,所以家里有小孩的,父母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好,将来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山沟沟,也就算有出息了。

每年的9月份是小学新生入学的时间,每年这个时候,附近几个村子成群结队的孩子们都背着家里人自己缝制的小书包去学校里报到领新书,领到新书以后开心的不得了,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校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并且表现的俨然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

1995年9月1号,又是一批小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早晨天还没亮,刘家庄村东头的老刘家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刘妈妈正忙着做早饭,弄得家具叮咚作响,刘爸爸手工搭建的锅灶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与初升的太阳交相辉映,透露出浓浓的农家韵味。

刘妈妈一边搅动着锅里的稀饭,一边高声喊道:“宇轩啊,该起床了,今天报到,迟到了不好,吃完饭赶紧跟着你姐姐去报到去,妈妈已经做好饭了。”

“知道了,妈,马上起来了”,稚气未脱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刘妈妈听到儿子的回答后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今天儿子报到上小学了,想到以后儿子上完初中、高中,考上大学毕业后找份好的工作,刘妈妈仿佛看到了希望。是啊,在这偏远的农村,孩子能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份工作,不管工资多少,只要能安安稳稳,不再回家种地,做父母的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姐姐刘佳琪,比刘宇轩大四岁,在隔壁村办小学上四年级了。在90年代的农村,女孩子很少会上到高中的,一般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至少在刘家庄是这样的,村民都认为女孩子上太多年学没有大用,上完初中能认识一些字就够用了,然后出去打几年工,回头找个婆家嫁了就这样过一辈子,这跟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不无关系。

由于学校是附近几个村联合办的,只是位于隔壁的村,但从家到学校距离并不是很远。吃完早饭以后,在刘妈妈的叮嘱下,刘宇轩就背着昨晚妈妈刚给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望己成龙》 最新章节第1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319/319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