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龙武--位列宰相(1/3)

作品:《唐朝好地主

不出李超的预料,李世民突然拿出了一个世封刺史之后,又拿出了分封制。世封刺史是给异姓功臣们的,而分封,是给宗室的。三十六世封刺史后,李世民分封了十八个宗室,其中他自己的三个儿子,还有李渊的那堆儿子,再加上宗室里几个比较有功名的,比如淮安王李神通、任城王李道宗、河间王李孝恭等。不过不管是世封刺史还是分封诸王,后面却有条解释。世封刺史们暂时不用到任封州,而分封诸王也一样不用马上就藩之国。世封刺史们不用到任,那是因为那些州还在敌境呢。而分封诸王不用马上之国,李世民的解释是诸王们还太年轻,当然,李孝恭他们不年轻,但李世民给他们的封国还没选好地方。总之,全是大饼,空中画的大饼。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分封的诸王之一,但李超相信,起码十年内,他们根本不可能就藩之国。李孝恭、李神通这几个宗室王,也是一样,李世民不可能真的放心让他们到地方上去当诸侯王。李世民的儿子和他的那些弟,都还几岁,想就藩,也起码得十年后了。不过表面上,李世民这套还真是玩的漂亮,玩的大方,世封功臣,分封宗室啊。李世民下第四道诏书,册封太子妃长孙氏为皇后。第五道诏书,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超对这套看的很明白,也许这永远只是一个大饼。如果朝廷真有一天收复了河套,那李世民估计到时又舍不得把丰州交给李超了。反正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还是在李世民的手里的,到时不定他就要来个注释。其实如果可以,李超希望李世民给他在陇南、甘南,或者是海南划块地或者给个岛他就好了。做为可以传家的私人土地,也不要什么世封或者诸侯的名头。不过李世民这次玩的确实比较大,一张钦定功臣名录封赐差第名录,重新整理了大唐勋贵名录,新旧总共一千多个,从亲王、郡王,到公侯伯子男,二等九级。实封、虚封,世袭、终身,长长的勋贵名录,把那唱念的内侍都给喊的喉咙破了,声音哑了。数十位王爵,一百多公爵,能把人吓尿。不过没有了俸禄,永业田、封田也全都封赐、改封到了各个边疆之地,勋贵们数量翻了好几倍,许多人爵位都升了,但朝廷的供奉勋贵们的开支却减了许多,甚至差不多没有开支了。不过勋贵们虽然永业田封田改到了边疆去,但他们在京畿在中原,依然还有许多田地。就如李超,只不过是他的封地改到了边疆,但他在关中依然还有几千亩良田,这些朝廷却是管不了的。登基大典顺利完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成为了大唐皇帝,正式成为了帝国的掌舵人。对新功臣们的赏赐,对宗室对旧勋贵们的安抚,也总算是告一段落。太子李世民成了皇帝,李承乾成了新太子。李超却依然担任着少詹事之职,只不过太子宾客改为太子少保。从太子建成,到太子世民,再到太子承乾,李超成了大唐三任太子的官属。显德殿。李超把宰相们都召到殿中议事,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京兆尹李超,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杜如晦,三人虽非宰相,却也参加议事。“加长孙无忌、李超、杜如晦平章事,入政事堂议事。”为了让这三位心腹参与决策,李世民还特别弄出了一个新衔头,加李超三人平章事衔,没有宰相之职,却能参与政事堂决策。加上侍中杨恭仁、中书令高士廉,检校侍中的宇文士及和检校中书令的房玄龄,李世民原来的心腹谋士团,算是都进了这个核心决策圈。政事堂也就有了九个人。九人,外加上三公衔的司徒裴寂,司空衔的封伦,这两人也是有资格参与政事堂决策的,李世民的政事堂有了整整十一个人。“之前诸位的迁都之议,朕仔细考虑过了,现在不适合。”李世民直接把迁都之议否决了。“朕决定,先剪灭梁师都,夺回灵武和朔方,以此巩固关中,加强对突厥人防御。”李世民根本不是与宰相们商议,实际上是通知。这个新皇帝向来如此,一旦决定的事情,其实很难改变他的态度。“文远,朕任命你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由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朝好地主》 最新章节第450章 龙武--位列宰相,网址:https://www.sanjiange.com/book/51/51663/447.html